根據中電聯數據統計,近年來受新能源裝機容量占比不斷提高以及電力供需狀況等因素影響,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持續下降,2013年為4511小時,同比降低68小時。
2013年我國發電設備生產持續低迷,2013年1~11月發電設備產量為11497.33萬千瓦,同比下降1.44%。
“2012年我國發電設備行業產品結構保持調整態勢,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大機組占比上升,水電、核電、風電等非化石能源發電設備的產量比重有所增加,目前這一趨勢仍在繼續。”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副會長姚金龍表示,隨著國民經濟轉型升級,我國電力市場近期不會出現前幾年的高速發展,相應地我國發電設備制造業的增速也將放緩。對于發電設備制造行業來說,必須加快轉型升級、結構調整的步伐,以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實現行業平穩增長的目標。
發電設備行業遭遇“內憂外患”
隨著全球經濟放緩與國內產能過剩加劇,近年來我國電力設備企業“腹背受敵”,國家整體宏觀經濟趨緩和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放緩等一定程度影響到發電企業新建電廠的節奏,導致發電設備市場需求不振。加快“走出去”步伐著眼全球布局,再次成為擺在面前的重要課題。
“2012年國際市場訂單的大幅下降,既有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也應看作經濟發展周期的正常反應。然而,從國際上看,對高性能中國發電設備的需求還是在不斷增長的,市場的疆域和空間仍在不斷擴大。”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副總裁、上海電氣電站工程公司總經理袁毅在接受《中國電力報》采訪時表示,隨著國內電源結構和建設規模的調整,國內市場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預計會穩定在5000萬~6000萬千瓦的年均裝機水平上,這就意味著必將產生一定程度的產能過剩,常規火電機組產能過剩的矛盾更加突出。
在大多數業內人士看來,我國電力設備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的占有率逐年攀升,已經具備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近年來我國電力的發展帶動了電力裝備業的蓬勃,發電設備企業“走出去”的形勢良好。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承接了許多海外項目,直接拉動了電力裝備的輸出。同時,我國的電力裝備可靠、穩定,且在價格上有較大優勢,整體形成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以印度市場為例,近年來我國三大動力集團(上海電氣、東方電氣、哈爾濱電站設備)在印度市場上的占有率逐年攀升,而在東南亞市場也有不俗的表現,近年來,我國發電設備企業早已將觸角伸向了同樣缺電的非洲和南美洲。實際上,我國電企正逐漸擺脫以往單純出口某項設備的做法,而逐漸轉向工程建設、電站運營等高附加值環節,這對于國內發電設備企業是一個重大機遇。
“走出去”共謀海外市場事實上,與國際一流企業相比,我國發電設備企業現有結構不適應全球化競爭格局,前瞻性技術研究不足。
由于國內產業結構布局原因,我國發電設備企業在成立時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主要目的,以發電設備生產制造為主,并以煤電機組出口居多;而出口形式則主要是買方、賣方信貸及許可證貿易,海外總承包、設備成套能力相對不足。出口產品單一、出口形式單一,這意味著我國發電設備企業出口風險較大,不利于進一步“走出去”。
另外,我國發電設備制造企業大多采用引進消化吸收為主的技術路線。雖然再 創新能力和集成創新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但先進發電技術研究起步較晚,發展時間短,前瞻性技術研究不足。這造成我國企業對原材料技術研究相對不足,導致我國企業掌握了材料的應用,卻要進口關鍵原材料。
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我國發電設備企業“走出去”的難度越來越大。金融危機的深層次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決,我國企業在高端市場不具競爭力,低端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不具備品牌效益,從政策、稅收、就業和生態環保等方面,對我國企業提出更加嚴苛的要求。
雖然可以肯定“走出去”的規模將會越來越大,但對于盈利水平還很難斷言,這需要電力企業更多的在國外項目的開展中積累更多的經驗。對于發電設備企業來說,應該聯合發電企業一起“走出去”,借船出海抱團取暖,更好地發揮集團的作用,更廣泛地參與競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在尋找新的市場增長點的同時,也要在技術、國家政策、商業模式、融資渠道等多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和嘗試。